場景:假設你是一個自由職業者,為一家企業提供服務(比如軟件、培訓、設計,etc.),你有兩種選擇:一是以個人身份接單,所得作為勞務收入;另一個是注冊一個公司,作為公司收入,然后再轉給個人。應該如何選?
一、避稅角度
首先,一定要弄清楚收入是稅前還是稅后。如果是稅后所得,那你就完全不需要考慮稅收問題,這意味著對方已經幫你把稅料理了。這是最好的情況。
如果是稅前,你需要比較個人和公司在稅務上的區別了。先給一個簡單回答:收入較低時,個人交稅劃算;收入較高時,注冊公司劃算。臨界點在哪里?恩。。那你要慢慢看下文了。
1) 個人按勞務收入交稅,稅率20%,完全沒有避稅空間
2) 注冊公司,開票增值稅為0%(小規模納稅人,每個月3萬以內增值稅為0,超過3萬部分為3%),企業所得稅為25%。
場景:你為一個公司做了一個培訓,2天,總收入20000。
如果以個人名義交稅,稅金=20000*0.2=4000
如果以企業名義交稅,稅金=20000*0%+20000*25%=5600(無稅收籌劃)
先別急著下結論,注冊企業的優勢在于可以稅收籌劃。比如,很多政府孵化器有稅收優惠政策。就算不考慮這些政策,你也可以自己籌劃。比如,你可以把很多開支列入公司的成本,這樣可以減少利潤,從而降低企業所得稅。常用的有房租、租車、差旅、外包等等。有些是生活方面的開支也可以納入企業開支來計算。這樣就能極大減少稅負。當然,這主要取決于你能找來多少發票來沖抵收入。上面的場景,如果你找來10000塊的成本來沖減利潤,這樣實際的稅金=(20000-10000)*25%=2500,要低于個人名義
二、管理成本
注冊公司之后,需要找代理記賬(有的孵化器,政府會送你兩年的代賬)、報稅、年報、管理發票、社保年檢(如果員工不交社保則沒有此項)等,會牽扯很多精力,也會發生現金的支出,平均一年至少也要幾千塊。所以,如果稅金方面省的不多,還不如不要注冊公司。
三、風險!!!
假設你為別人開發的軟件有問題,造成了損失10萬元,而你負有賠償義務。如果不注冊公司,那么個你要用個人財產來清償這10萬元;如果你注冊了公司,公司凈資產為5萬元,那么公司最多只要支付5萬元,然后讓公司破產清算就行了,剩下的錢你個人不用承擔了。這就是無限責任vs.有限責任。公司的作用是一個防火墻,把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區分開。
總而言之,如果你的收入較高(如果硬要給一個界限,那么就以12萬為界吧,但這個結論不嚴謹,會受到所在城市、創業政策、成本開支等方面影響),或者從事的項目有一定民事賠償風險,那還是需要注冊一個公司;否則,個人裸上就行。